2025-11-05 数字治理前沿观察


导语:
数字治理的议题在 11 月 5 日再度升温:美国参议员 Marsha Blackburn 向 Google 发难,指控 Gemma 模型诽谤并要求立刻下架;欧盟 AI Act 进入最后谈判阶段,重点讨论高风险系统的责任与透明度;与此同时,美国白宫披露中国将放宽稀土出口限制的消息,再次触发供应链安全讨论。科技、政治、供应链三个维度交织,构成当下数字治理的核心战场。

Google Gemma 事件引发的连锁效应

TechCrunch 报道指出,参议员 Blackburn 在公开信中列举 Gemma 模型的错误输出,并将其定性为“Google 主导的诽谤”。Google 迅速暂停了 Gemma 在 AI Studio 中的可用性,并承诺调查。然而,这并不能平息舆论:民众质疑模型为何能如此轻易地产生严重指控、监管机构则担心平台是否设有足够的事实核验流程。Gemma 事件标志着生成式 AI 的责任问题从学术讨论正式进入立法者的议程。

欧盟 AI Act 的临门一脚

欧盟 AI Act 已历经多轮磋商,当前焦点集中在“高风险系统的备案与审计”“开放模型的透明度要求”“违规责任分配”等细节上。Gemma 事件恰逢其时,被视为立法者强调“模型输出纠错机制”与“可验证引用”的现实案例。业内普遍预期,AI Act 将要求高风险模型提供日志、风险评估报告、用户反馈渠道,对违反要求的公司可能处以高达全球营收 6% 的罚款。

稀土政策与科技战略

白宫披露的信息显示,中国计划放宽稀土出口限制,这一政策被视为缓解全球 AI、半导体、新能源供应链压力的信号。稀土是高性能 GPU、5G 设备、电动汽车的重要原材料,政策变化不仅影响价格,更关系到各国的科技自主战略。美国、欧盟、日本近年来不断推动“友岸外包”,鼓励在本土或盟友国家建设冶炼与制造产能。稀土政策的微调,再次提醒企业关注地缘政治风险。

多方利益博弈:平台、政府、产业

Gemma 事件凸显平台需要承担更明确的内容责任;欧盟 AI Act 则体现政府在平衡创新与风险;稀土政策反映产业链对地缘政治的高度敏感。三者的交汇点在于“信任”:用户需要信任模型输出、监管需要信任企业治理、合作伙伴需要信任供应链。数字治理的核心任务,是构建这三重信任的制度基础。

应对策略:企业视角

  1. 建立模型治理体系。 对所有 AI 服务实行数据准入、Prompt 审计、输出纠错机制,确保在遭遇投诉时有据可循。
  2. 关注法规动态。 密切跟踪欧盟 AI Act、美国可能出台的 AI 安全法案、各国数据主权要求,提前准备合规文档与流程。
  3. 评估供应链风险。 针对稀土、GPU、半导体等关键原材料建立多供应策略,与政策制定者保持沟通,争取优惠或补贴。
  4. 开展跨部门协作。 法务、公共政策、产品、安全团队共同评估 AI 项目的社会影响,建立对外沟通机制。
  5. 提升透明度。 主动发布透明度报告、风险评估、用户教育材料,塑造可信品牌形象。

行动清单

  • 对现有 AI 产品进行风险审计,建立用户反馈、纠错流程,并向管理层汇报。
  • 组建 AI 法规观察小组,制定欧盟、美国、亚太地区的合规路线图。
  • 审查供应链,识别稀土、GPU、关键芯片的来源,评估潜在中断风险。
  • 与行业协会、政府机构保持对话,争取参与政策制定或试点项目。
  • 制定年度透明度报告,披露模型训练数据类别、审计机制、用户投诉统计。

结语

数字治理从来不是单一议题,而是法律、技术、经济的交汇点。Gemma 事件提醒我们,生成式 AI 的责任边界亟待厘清;欧盟 AI Act 将为全球树立标杆;稀土政策则映射出科技竞争的地缘维度。在这个多线程的时代,企业只有把治理当成核心能力,才能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考验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
文章作者: 张显达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显达 !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