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03 人工智能战略观察


导语:
在 TechCrunch Disrupt 舞台上,Alphabet X CEO Astro Teller 罕见地披露了“登月工厂” X 的最新战略:越来越多 Moonshot 项目将以独立公司形式问世,Alphabet 只作为少数股东提供战略支持。2025 年已经诞生的 Taara、Heritable Agriculture,以及刚刚亮相的建筑行业 AI 平台 Anori,都属于这种新模式。Teller 强调 X 的命中率只有约 2%,团队会优先验证最难的问题、快速淘汰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创意,这种残酷而高效的机制正在改写 AI 创新的组织方式。

新闻纵览

采访中,Teller 首次详细解释了 X 与新设基金之间的关系:该基金法律层面独立,自主决定投资节奏,Alphabet 仅作为“小额 LP”,目的是确保项目融资后能摆脱集团架构的限制,同时又保持与母公司的合作纽带。X 定义 Moonshot 的三要素——重大社会问题、可能解决方案、突破性技术——任何缺一不可,而且越“不靠谱”越值得立项,因为真正的颠覆往往以疯狂的假设开始。团队成员从一开始就被要求“与创意保持距离”,以免在试验阶段因为自我执念而忽视事实。Waymo、Wing、Taara 等前辈案例已经证明这一体系的有效性。

技术与组织拆解

X 的流程强调“先攻克最困难的环节”。一个项目诞生后,会迅速拆解出最具不确定性的技术或市场假设,投入小额预算进行快速验证。一旦发现风险不可控,立即“高五然后开枪”——这是 Teller 对 kill 项目的幽默描述。为了让员工保持坦诚,X 采用“Google 薪酬 + Spinout 股权”的组合模式:在探索阶段拿稳定薪资,一旦项目成功孵化,团队获得与车库创业相当的股权激励,从而避免工程师因个人财务压力而对失败讳莫如深。最新公布的 Anori 平台正是在这种机制下诞生——它利用 AI 帮助地产开发、建筑、城市管理协作,试图减轻建筑行业 25% 固废和 25% 碳排的巨大负担,并把复杂的审批、法规、供应链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流程。

产业与生态影响

对 AI 创业生态而言,X 的做法传递了三个信号:其一,大公司可以通过“内部孵化 + 外部基金”解决组织惰性与反垄断压力;其二,Moonshot 重点转向 real world 问题,建筑、农业、能源等传统行业将迎来更多 AI 平台;其三,人才激励需要兼顾稳定与高回报,工程师需要一个允许他们“主动终结失败”的安全环境。对于资本市场,这种结构也意味着潜在的投资机会:外部基金熟悉 X 的技术路径,能在早期接触到最具潜力的项目。

策略建议

1)大型企业应评估创新架构。 若现有孵化器缺乏活力,可尝试引入独立基金或与外部 VC 合作,让项目在适当时机“拆分出海”。
2)在立项阶段建立“最难问题清单”。 无论是模型安全、数据合规还是商业可行性,都需要在项目早期进行 kill/revive 评审。
3)关注传统行业的 AI 需求。 建筑、交通、能源、农业同样需要智能化工具,Anori 提供了一个样板。
4)制定透明的激励与退出机制。 让工程师知道失败是被鼓励的,成功则能获得相应收益,才能保持创新活力。

关注指标

项目从立项到 Spinout 的时间、已孵化公司融资与营收情况、Moonshot 对社会目标(碳排、能源、交通等)的贡献、内部人才流动与留存率、母公司与新公司的合作深度等,都值得持续跟踪。

行动清单

  • 审视内部创新管线,梳理哪些项目可以尝试引入独立基金或外部股权合作。
  • 设计“先攻克最难问题”的实验框架,为每个 AI 项目建立量化的淘汰阈值。
  • 与 X 生态(如 Taara、Anori、Heritable Agriculture)建立沟通渠道,寻找合作或投资机会。
  • 更新人才激励方案,让创新团队在探索期有安全感、在成功时有超额收益。
  • 定期向高层和员工汇报 Moonshot 项目的社会与商业价值,建立透明的治理文化。

文章作者: 张显达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显达 !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