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01 物联网趋势雷达


导语:
10 月 30 日前后的物联网资讯清晰勾勒出“规模、连接策略、供应链合作与边缘智能”四条主线:IoT Analytics 最新《State of IoT 2025》预计全球连接数年内跨越 21.1 亿到 39 亿;Transforma Insights 的 CSP 基准报告总结价格压力、在地化与 SGP.32/SPOG 的连锁影响;AT&T 与 Thales 宣布联合推出新一代 eSIM 方案,主打单SKU和远程配置;Parks Associates 则聚焦边缘 AI 在家庭、工业场景的创新路径。市场规模扩张、连接治理与算力下沉正在同场竞技。

新闻纵览

IoT Analytics 指出 2024 年全球连接数已达 185 亿,2025 年将增长 14% 至 211 亿,预计 2030 年达到 390 亿,2035 年突破 500 亿。Wi-Fi、蓝牙、蜂窝三大技术占比近 80%,其中 Wi-Fi 32%(受 Wi-Fi 6/6E/7 与 HaLow 驱动)、蓝牙 24%(BLE、IO-Link Wireless、电子价签、数字车钥匙)、蜂窝 22%(NB-IoT/LTE-M 仍是增长引擎)。Transforma Insights 把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归纳为三点:一是应对 ARPU 下滑,提出“6S”(Software、Supply、Scale、Services、Solutions、Systems)差异化策略;二是本地化浪潮,包括 SGP.32 远程配置、区域合规、2G/3G 退网与 5G SA 升级;三是单一控制台(SPOG)成为多国部署新刚需。报告继续将 Vodafone、AT&T、Verizon、Deutsche Telekom、Wireless Logic 等列为综合领先者,并关注 emnify、Eseye、floLIVE 等 MVNO 的创新。AT&T 与 Thales 的合作新闻强调通过 eSIM 实现一次集成、全球启用,结合远程配置与本地化伙伴网络,以缩短部署周期、降低库存复杂度。Parks Associates 在其调查与研讨系列中强调边缘 AI 正在家庭能源管理、智慧楼宇与工业监测中落地,厂商需在本地推理、安全与数据治理上发力。

技术拆解

IoT Analytics 数据暴露了多协议并存的现实:Wi-Fi 6/7、HaLow 扩展室内外覆盖,低功耗 Wi-Fi 让电池设备得以联网;蓝牙 5.4 与 Channel Sounding 提升亚米级定位与访问控制;蜂窝侧则在 NB-IoT/LTE-M、5G RedCap 等层面完善低功耗与低成本能力。Transforma Insights 提出的在地化策略意味着企业需要兼顾 SGP.32 的 profile 管理、规避当地合规风险,并对多国网络的可用性进行动态评估。SPOG 的建设离不开对运营商 CMP(Connectivity Management Platform)的统一抽象,需要 API 与数据模型标准。AT&T/Thales eSIM 方案通常整合远程资费切换、端到端安全与全球物流支持,为大规模部署提供单 SKU + 远程生命周期管理。边缘 AI 关注的重点包括模型压缩、边缘加速器、隐私保护与实时响应;Parks Associates 强调设备厂商需把推理与控制逻辑“就地”执行,减少云延迟与带宽成本。

产业影响

连接数增长与技术多样化要求企业构建跨技术的连接策略,避免被单一协议锁定;Wi-Fi HaLow、BLE、蜂窝的互补性将促成多模模组需求。运营商层面,SGP.32 推动全球部署走向“本地化+生态合作”,传统漫游模式将让位于区域联盟。AT&T/Thales 的 eSIM 方案为设备制造商提供更灵活的供应链,可缩短上市时间并降低库存 SKU。边缘 AI 的普及推动设备与平台厂商加强算力、能源管理、推理框架等能力,催生新的合作格局。

策略建议

1)结合 IoT Analytics 数据更新 2025-2030 连接规划,区分 Wi-Fi、蓝牙、蜂窝在不同业务线的优先级;2)与运营商及平台方探讨 SGP.32 与 SPOG 路线,明确 SIM profile 管理、监管合规与数据驻留策略;3)评估 eSIM 方案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作用,规划生产、物流、远程启用与运营支撑;4)针对边缘 AI 场景建立选型清单,从芯片、框架、推理性能、安全策略等维度进行评估,并与业务方共建 PoC。

关注指标

连接增长率、不同协议占比、连接成本/ARPU、SGP.32 profile 下载成功率、SPOG 集成覆盖度、eSIM 远程激活成功率、设备库存 SKU 数量、边缘推理延迟、功耗与带宽节省、数据本地化合规事件。

案例洞察

IoT Analytics 的预测比 2024 年估值低 3 亿,原因包括资本开支延迟与中国需求走弱,提醒企业制定多场景弹性计划;Wi-Fi HaLow 与 BLE 5.4 的兴起显示亚GHz 与精准定位仍是物联网增长点。Transforma Insights 把“6S”作为差异化框架,为运营商与企业合作提供参考。AT&T/Thales eSIM 的“单 SKU + 远程配置”正契合全球企业的供应链优化需求。Parks Associates 的研究表明,家庭与楼宇在边缘 AI 上愿意为低延迟与隐私付费,这将刺激边缘算力与本地存储投资。

风险提示

连接量快速增长若缺乏设备管理与安全审计,将扩大攻击面;在地化策略若处理不当,可能导致合规风险或网络不可用;eSIM 方案需要完善的生命周期管理与客户服务,否则会增加运营复杂度;边缘 AI 一旦缺乏模型治理或 OTA 更新机制,可能带来性能退化或安全隐患。

行动清单

1)建立多协议实验室,验证 Wi-Fi HaLow、BLE 5.4、NB-IoT/LTE-M 等组合方案;2)与主要运营商和 MVNO 建立合作,试点 SGP.32/SPOG 流程;3)在新产品上引入 eSIM 可选项,制定远程激活与资费切换 SOP;4)选择典型场景(如能耗调度、设备预测维护)实施边缘 AI PoC,量化带宽节省与延迟改进。

趋势展望

未来几年物联网将呈现“规模扩张 + 本地化治理 + 边缘智能”的三重态势。连接数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步放缓,企业需更关注价值密度;SGP.32 和 SPOG 推动全球部署向“本地+联盟”演化;边缘 AI 将成为差异化能力,驱动硬件、软件、云平台协同迭代。

生态协同

鼓励加入工业联盟与运营商合作计划,共建 SGP.32 生态与连接标准;与芯片、模组、云服务伙伴共建多协议参考设计;与边缘 AI 厂商、研究机构合作,制定推理评估与安全框架。

人才与治理

需要既懂通信协议又懂数据治理的物联网架构师,熟悉 eSIM/SIM 生命周期的运营专家,以及能在设备端部署 AI 的边缘工程师。治理层面应把连接安全、合规、本地化策略与边缘 AI 运维纳入物联网治理委员会的长期议程。


文章作者: 张显达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显达 !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