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:
JDK 25 已正式 GA 并承诺八年支持,InfoQ 等媒体也持续跟进 OpenJDK、Spring RC、Jakarta EE、Payara、WildFly、LangChain4j 等生态更新。对企业来说,真正的挑战不是“升不升级”,而是“按什么顺序升级 + 如何衡量收益”。本文提出“运行时→框架→工具→治理”的升级顺序,并附上指标卡。
今日速览
- Oracle 宣布 JDK 25 正式发布,带来虚拟线程、外部函数与内存 API、模式匹配增强,并提供至少八年的商业支持(Oracle、新浪财经、36Kr,2025-09-16~17)。
- InfoQ 的“Java 近期新闻”系列聚焦 OpenJDK JEP、GraalVM for JDK 25、LangChain4j、JBang、Gradle、测试容器等,凸显工具链的快速迭代(InfoQ,2025-10-06、10-24)。
- Spring 家族(Spring Framework RC、Spring AI、Spring Cloud 2025.0.0)与 Jakarta/Payara/WildFly 等企业级框架同步适配虚拟线程、结构化并发、Observability API(InfoQ,2025-10-24)。
升级顺序一:运行时—框架—工具—治理
- 运行时(JDK 25):先在非核心环境完成基线压测,比较 P95/P99、GC 暂停、CPU/内存占用;
- 框架层:确保 Spring、Jakarta、Micronaut、Quarkus 等依赖版本支持虚拟线程、Observability API、LangChain4j;
- 工具链:更新构建(Gradle/Maven/JBang)、测试容器、LangChain4j、观测 Agent,使其识别新特性;
- 治理层:建立“升级作战室”,将指标、风险、回滚策略写入平台,形成模板化流程。
升级顺序二:按场景分批
- 并发场景:优先在 IO 密集型服务尝试虚拟线程 + 结构化并发,保留响应式作为补充;
- 原生化场景:对冷启动敏感的函数/边缘服务采用 GraalVM Native Image,并设计逃生通道;
- AI 集成场景:利用 LangChain4j、Spring AI 构建统一的模型调用、向量检索、工具调用能力;
- 多语言场景:借助 GraalVM Polyglot/Project Panama 与 Python/JavaScript 协作,统一部署与观测。
指标卡
- 性能:P95/P99、GC 暂停、线程利用率、Native 冷启动时间;
- 质量:回滚次数、生产事故、兼容性缺陷;
- 效率:构建时间、部署频次、自动化测试覆盖率;
- 成本:云资源消耗、Native 镜像占用、许可证/支持费用。
行动清单
- 建立“Java 25 升级 Dashboard”,实时展示服务迁移进度、指标对比、风险状态;
- 在 CI/CD 中加入“JDK 25 + Framework”矩阵测试,确保回归覆盖;
- 组织“现代 Java 手册”分享会,涵盖虚拟线程、FFM、LangChain4j、Observability;
- 与运维/安全团队协作,更新监控告警、秘钥管理、合规报告模板。
参考事件
- Oracle 官方博客:《Oracle 正式发布 Java 25》,2025-09-16。
- 新浪财经:《Java 25 / JDK 25 正式发布:增强 AI 开发支持,提供至少八年商业支持》,2025-09-17。
- InfoQ:《Java 近期新闻:JDK 25、GraalVM for JDK 25、OpenJDK JEP、LangChain4j、JBang 和 Gradle》,2025-10-06。
- InfoQ:《Java 近期新闻:OpenJDK、Spring RC、Jakarta EE、Payara 平台、WildFly、测试容器》,2025-10-2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