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
10 月的 Java 生态呈现“架构重塑 + 平台迭代 + 社区治理”三位一体的态势:Seed4J 2.0 宣布完成从 JHipster Lite 的迁移,继续深耕六边形架构;Jakarta Query 1.0 进入里程碑阶段,Spring AI、Spring Batch 等同步发布里程碑版;JDK 26 EA、Open Liberty、Quarkus、Grails 等项目也给出重要更新。Java 正在通过工具、规范与生态协同,在云原生与 AI 浪潮中保持张力。
Seed4J 2.0:从生成器到架构教练
- Seed4J(原 JHipster Lite)专注于“只为 Kubernetes 服务”的 modular code generator,本次升级完成命名空间重构(
tech.jhipster
→com.seed4j
)。 - 支持 Angular 国际化、六边形架构、GoF 风格自动化,强调“生成的代码即最佳实践”。
- Pascal Grimaud 提到 Seed4J 适用于“前期不确定数据库/缓存/安全方案”的团队,通过模块化逐步装配。
Jakarta & Spring:平台规范联动
- Jakarta Query 1.0 里程碑整合了 JPQL 与 JDQL,形成统一语义,投票结果趋向纳入 Jakarta EE 12 平台与 Web Profile。
- Spring AI 1.1.0 Milestone 加强 MCP 支持,引入 Azure Cosmos DB Chat Memory、GemFire 元数据过滤。
- Spring Batch 6.0.0 Milestone 植入 JSpecify 注解、支持 Mongo Sequence Incrementers、用 ObservationRegistry 取代 MeterRegistry。
运行时与框架:多点开花
- JDK 26 Build 19 发布,修复 Build 18 的多个问题;jtreg 8.1.0 改善日志与 XAUTHORITY 处理。
- Open Liberty 25.0.0.10 支持 JDK 25,引入
overrideLibraryRef
,并修复 crypto-js 漏洞。 - Quarkus 3.28.3 增强 OIDC 客户端日志、Streaming 重置机制;Apache Camel 4.15.0 引入 Keycloak、Docling 扩展。
- Grails 成为 ASF 顶级项目,7.0.0 RC2 发布;Ktor 3.3.1 升级至 Kotlin 2.2.20,修复 Content-Length 异常。
趋势:生成器、规范、运行时的协奏
- 生成器工具化:Seed4J 体现了“脚手架即架构准则”,将六边形架构、API 驱动等理念固化。团队可借此加速新项目启动,减少“架构漂移”。
- 规范与实践同步:Jakarta Query 的整合意味着 EE 与微服务平台需要同步更新查询层,Spring 快速跟进 MCP、AI 等议题,展示了“规范—框架—应用”联动能力。
- 运行时进化:JDK、Open Liberty、Quarkus、Camel 等项目持续发布迭代,提醒我们关注 JDK 26 时间线、Gretty、Micrometer 等生态变化。
建议
- 脚手架使用:评估 Seed4J 2.0 是否适合团队,将架构决策前置到模板阶段;若已使用 JHipster Lite,需要规划命名空间与包迁移。
- 查询层升级:关注 Jakarta Query 与 Spring Data 的兼容策略,准备在项目中推广统一的查询 DSL,降低学习成本。
- 运行时维护:跟踪 JDK 26、Open Liberty、Quarkus 等的兼容矩阵,提前测试升级路径,尤其是安全补丁与性能优化。
风险提示
- Seed4J 的不可变策略对习惯于手工改动的人来说有学习成本,需要明确生成代码与自定义代码的边界。
- Jakarta Query 仍在里程碑阶段,生产环境需谨慎,引入时要关注 API 稳定性。
- 多框架同时升级可能造成依赖冲突,需通过 SBOM、依赖分析工具提前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