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
PostgreSQL 18 于 2025-09-25 正式发布(官方文档“18.0 Release Notes”)。本次迭代既有“硬核内核增强”(异步 I/O 子系统、锁与哈希操作优化、VACUUM 改进),也有“开发体验增强”(uuidv7()、虚拟生成列默认启用、RETURNING 对 OLD/NEW 的支持、时态约束),以及“运维升级便利性”(pg_upgrade 保留优化器统计、initdb 默认开启数据校验和、OAuth 认证支持)。本文围绕四个维度展开:性能机制、开发者特性、迁移与治理、生产落地清单。
性能机制:AIO 子系统与算子级优化
- AIO(Asynchronous I/O)子系统
- 能力:允许后端批量排队读请求,从而显著提升顺序扫描、位图堆扫描与 VACUUM 的效率。
- 开关与参数:
io_method
启用方式;io_combine_limit
、io_max_combine_limit
控制合并阈值;新增系统视图pg_aios
观察 AIO 句柄状态。 - 实操建议:
- 评估 IOPS/吞吐型介质的差异,分环境压测选择合适的 combine 阈值;
- 与
effective_io_concurrency
/maintenance_io_concurrency
(默认已提升至 16)联动调优; - VACUUM 作业分时段(低峰)+ AIO 合理阈值 = 降低抖动。
- 锁/哈希/聚合优化
- 多关系查询的锁性能提升;哈希连接与 GROUP BY 的内存占用与性能改善;哈希集合操作(EXCEPT 等)与子计划哈希查找也受益。
- 价值:面向中高并发 OLTP 与混合负载场景,降低“热点查询 + 元数据锁”叠加导致的尾延迟。
- VACUUM 演进
- 普通 VACUUM 现在可在“all-visible”页面上进行部分冻结,减少后续全表冻结的成本;
vacuum_truncate
细化文件截断控制,vacuum_max_eager_freeze_failure_rate
管理积极度。 - 建议:将冻结策略纳入容量规划与备份窗口,避免“全局冻结风暴”。
开发者特性:把“可维护性”纳入语言表层
uuidv7()
内置函数
- 语义:时间有序的 UUID,有利于避免 B-Tree 层面的“随机写放大”,提升写入与范围查询的物理局部性。
- 落地:替代部分使用
uuidv4
的场景,尤其是高写入 + 主键索引密集的表;观察自增序列与分布式唯一性策略的协同关系。
- 虚拟生成列(Virtual Generated Columns)成为默认
- 语义:在读取时计算值,而非写入时存储,适合衍生列、轻量转换、低频读场景,降低存储开销。
- 治理:避免在热路径上堆叠复杂表达式;约束其数据类型与函数副作用,确保可预测的读时成本。
- RETURNING 对
OLD
/NEW
的支持
- 作用:在 INSERT/UPDATE/DELETE/MERGE 的 RETURNING 子句中引用
OLD
/NEW
,简化审计、日志与补偿逻辑。 - 价值:减少二次 SELECT,统一“写 + 读回”模式,利于 ORMs/存储过程的表达能力。
- 时态约束(Temporal Constraints)
- 语义:允许在 PRIMARY/UNIQUE/FOREIGN KEY 约束上表达“时间范围”的约束逻辑。
- 价值:支持“有效期/历史表”建模,减少触发器与应用层校验复杂度。
迁移与治理:升级要“有温度”
- pg_upgrade:保留优化器统计
- 意义:避免升级后因统计信息为空导致的“性能冷启动”。
- 路线:仍建议预演(影子集群 + 回放),并在灰度阶段实时观察计划差异与慢查询分布。
- initdb 默认启用数据校验和
- 变更:默认开启;
--no-data-checksums
可在需要与旧集群(无校验和)对齐时使用。 - 建议:将校验和监控纳入日常巡检,异常块与备份/恢复策略要有 SOP。
- OAuth 认证支持
- 场景:与现代身份基础设施(IdP、机器身份)对齐,减少口令面风险。
- 建议:在零信任架构中,将 DB 访问纳入统一的工作负载身份治理(短期证书/令牌、最小权限、分段网络)。
- 兼容性:MD5 密码弃用预告
- 风险:未来大版本将移除 MD5 密码;当前设置 MD5 会告警(可通过配置关闭告警,不建议)。
- 建议:尽快迁移至 SCRAM 或与 OAuth 配套的身份方式。
生产落地清单(按优先级)
性能与容量
- 基准:在预发对 AIO 开关 + 阈值做压测;记录 TPC-C/TPC-H 或自有基准指标差异。
- 查询:对“多表/多锁”与“哈希聚合”重压场景进行回归;确认内存与临时文件峰值。
架构与可用性
- 复制/备份:验证逻辑复制/物理复制在 18 的一致性与延迟;备份/恢复通过率与 RTO/RPO 对标。
- 灰度:双写或影子读策略,把可能的计划震荡置于可回退范围内。
安全与身份
- 身份:梳理 DB 账户 → 统一到 IdP/OAuth 或 SCRAM;清退 MD5。
- 审计:借助 RETURNING + 逻辑解耦,完善写入审计与数据血缘。
开发与建模
- 主键策略:评估
uuidv7()
替代uuidv4
的收益,避免热点/随机写放大。 - 衍生列:将低频计算迁往虚拟生成列,压缩存储体积,清理不必要的物化字段。
- 时态约束:重构历史/版本化表结构,把“时间有效性”下沉到数据库约束层。
- 主键策略:评估
结语
PostgreSQL 18 的关键词是“性能工程 + 治理工程”:AIO 拉升 I/O 吞吐、算子级优化降低尾延迟,配合对升级、认证与约束语义的系统化补齐,让“安全上线 + 平滑演进”成为常态。建议采用“预演压测 → 灰度发布 → 观测回滚”的标配流程,分阶段引入新能力,把风险与收益纳入同一张工程账。
参考
- 官方文档:PostgreSQL 18.0 Release Notes(2025-09-2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