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tlassian推出Engineering Health Hub:研发效能指标迈向实时化


新闻速读:Engineering Health Hub上线

10月8日,Atlassian在悉尼召开的Team ’25大会上发布Engineering Health Hub(EHH),这是一个整合Jira、Bitbucket、Compass、Opsgenie数据的实时研发效能分析平台。EHH提供DORA指标、SPACE指标以及团队自定义KPI的统一视图,支持跨团队对比、风险预警、自动化建议。Atlassian表示已与Thoughtworks、Spotify、Grab等平台团队合作验证,并将EHH作为Compass的高级模块提供。

产品亮点:从数据采集到洞察闭环

  1. 跨工具数据连接:EHH通过Atlassian Data Lake与API集成,把Jira工单、Bitbucket Pull Request、Opsgenie告警、Confluence文档协调在一起,形成项目级、服务级、组织级视图。
  2. 实时指标引擎:平台支持近实时(<5分钟)数据刷新,自动计算变更失败率、交付周期、故障恢复时间、部署频率、代码审查时长。可设置阈值触发通知。
  3. 智能分析:引入AI Copilot,基于历史数据提供“瓶颈建议”,如建议优化代码评审流程、测试覆盖率;同时生成复盘报告初稿。
  4. 合规模板:针对金融、医疗、政府行业,提供可配置的合规报告模板,与SOC2、ISO27001、国内信创标准对齐。

研发组织的价值:指标可视化与文化变革

EHH让研发团队具备统一语言讨论效率与质量。平台支持按Squad、服务、产品线维度对比指标,避免孤立的团队报告。结合AI建议,平台团队可更快定位瓶颈,如延迟的审查、重复的回滚。Atlassian强调EHH不是排名工具,而是对话工具,鼓励与团队回顾结合,提供上下文说明。

落地建议:如何引入Engineering Health Hub

  • 数据治理:整理Jira标签、项目结构、Bitbucket仓库命名规范,确保数据可匹配;清理历史噪声数据。
  • 指标共识:与团队讨论DORA、SPACE指标的目标值与解释,避免误解。制定“指标+叙述”的沟通策略。
  • 自动化集成:将EHH告警接入Slack、Teams,建立平台团队响应机制;与CI/CD管道联动,实现指标触发的自动化检查。
  • 隐私与权限:配置数据权限,确保敏感项目、人员信息仅对授权角色可见。

实战经验:指标落地的三点提醒

  1. 避免指标泛滥:企业应优先选择与战略目标匹配的指标,控制在10个以内,定期审查是否产生实际决策价值。指标过多会让团队疲于应对。
  2. 结合定性反馈:EHH提供的指标需要配合团队访谈、开发者问卷。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在使用EHH后,建立双周“指标回顾会”,让团队解释数据背后的真实原因,避免简单排名。
  3. 关注心理安全:在展示团队差距时,平台团队应强调改进而非问责,鼓励团队提交行动计划。Atlassian提供的模板包含“背景说明”与“试验计划”,帮助团队掌控节奏。

结语:研发效能治理迈向“实时洞察+智能建议”

Engineering Health Hub展示了研发效能平台化的趋势。谁能把指标、流程、文化结合起来,就能在复杂软件交付环境中持续优化。提前搭建数据治理与指标共识,将帮助企业充分释放EHH的价值。


文章作者: 张显达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显达 !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