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蜂窝物联网模块Q2增长17%:产业链进入“高密度时代”


市场快照:Q2出货量同比增长17%

根据Counterpoint研究机构的数据,2025年Q2全球蜂窝物联网模块出货量同比增长17%。新闻来源指出,中国企业继续保持领先,国内外市场对Cat.1 bis、5G RedCap、LPWA模组的需求快速增长。行业复苏的背后,是智能制造、能源管理、车联网、智慧城市等场景的规模化部署。

需求侧驱动:从连接到智能服务

  1. 制造业数字化
    工厂设备联网、边缘计算、远程维护等需求带动模组出货。5G-A与工业专用网络结合,为高可靠、低时延场景提供支撑。

  2. 能源与公用事业
    智慧电表、分布式光伏、储能系统需要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,激发对低功耗广域网络(LPWA)的需求。

  3. 车联网
    新能源车、物流车队、航运监控等场景推动车载模组升级,RedCap成为成本与性能兼顾的方案。

  4. 智慧城市
    城市感知、应急管理、公共安全等项目扩大部署,带动大规模终端采购。

供给侧策略:技术迭代与生态共建

模组厂商与运营商在技术与生态方面协同:

  • 多模多频支持:模组兼容2G/4G/5G/LPWA,实现平滑升级。
  • 边缘智能:内置AI加速器、TinyML能力,让终端具备本地推理能力。
  • 安全芯片:在模组内集成硬件安全模块,支持国密、eSIM/eUICC,保障通信安全。
  • 开放平台:提供开发者平台、SDK、云服务接口,降低集成门槛。

运营商推出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,提供生命周期管理、计费、诊断服务,实现“连接+平台+应用”一体化。

产业链协同:从模组制造到应用落地

产业链分工日益清晰:

  • 芯片厂商:推进低功耗、高集成度的基带与射频芯片,支持RedCap、5G-A特性。
  • 模组厂商:加速研发迭代,推出面向行业的定制化模组(如轨道交通、医疗、工业)。
  • 系统集成商: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,结合云平台与行业应用。
  • 应用开发者:利用开放平台快速开发行业App,实现数据可视化与业务联动。

成本与挑战:规模之下的精细化运营

尽管市场增长迅速,但企业面临成本与竞争压力:

  • 价格下行:模组价格持续下降,厂商需要通过规模、差异化服务保持利润。
  • 供应链风险:需要应对原材料、芯片供应波动,构建多元供应体系。
  • 运维复杂性:设备数量庞大,需引入自动化运维、远程诊断、AI预测维护。
  • 安全合规:设备身份认证、数据加密、隐私保护成为必需。

企业可采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、集中配置、OTA升级等手段提升运营效率。

展望:走向高密度、智能化、全球化

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正在从“连接量”向“价值量”转变。未来趋势包括:

  • 高密度部署:5G-A、6G研究为百万级连接场景提供基础。
  • 智能终端:终端具备本地AI推理能力,减轻云端压力。
  • 全球运营:eSIM、全球连接平台让企业跨国部署更高效。
  • 绿色节能:低功耗设计、能量采集技术降低运营成本。

全球蜂窝物联网市场进入“高密度时代”,企业要在技术、生态、运营上全面升级,才能把握增长机会。


文章作者: 张显达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显达 !
  目录